在汽車工業中。汽車車身的外表油漆質量是整車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因為車身油漆表面不僅起到保護車廂不被腐蝕的作用,而且對汽車美化外觀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盡管汽車生產主機廠承認復合材料與傳統的金屬相比具有種種的優點,但是他們對于復合材料經噴涂后的表面是否具有同金屬表面一樣的質量。仍持保留態度。事實上,復合材料在汽車車身面板方面使用中所遇到的一個最大的挑戰就是:復合材料經涂裝后產生的瑕疵。
以復合材料在汽車車身面板方面使用最多的片狀模塑料SMC部件為例,SMC車身部件在涂裝后通常會產生很多的表面瑕疵,例如:針眼、氣孔、裂紋、氣泡等,尤其在車身面板的邊緣區域氣泡情況較為嚴重。為了彌補這些缺陷,減少不合格產品率.提高部件的表面質量,國內生產廠家目前是通過大量的涂裝后修補手段如破泡、打磨、填膩子、拋光等來加以改進,然后再按通常的涂裝工藝進行表面再涂裝。這樣做的結果雖然減少了不合格品率,但增加了大量的后修補工序和再涂裝使生產成本大幅上升.另外也限制了SMC在A級車身面板上的應用。
SMC車身面板在涂裝后產生表面油漆瑕疵和起泡的原因絕大部分都歸因于基質中的微小孔隙和微裂紋。而這些微4qL隙和微裂紋常常是在生產及搬運過程中不注意人為形成的,例如從部件的模壓到脫模到除邊的過程,以及從部件的包裝到運輸的過程,我們經常會發現.在部件的邊緣部分會產生許多微裂紋。正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微小孔隙和微裂紋,在油漆噴涂過程中積聚了空氣中的水分和油漆中揮發性溶劑,當油漆后的SMC部件通過烘箱高溫烘烤時,水分和溶劑膨脹蒸發變成氣泡逸出.造成已噴完漆的部件表面起泡或氣泡破裂變成氣孔、針眼等油漆瑕疵。
就SMC部件在涂裝后產生的表面瑕疵,目前國外復合材料行業主要的做法是消除微孔隙和微裂紋,從根本上杜絕產生油漆表面瑕疵的根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有幾方面的措施:生產高強度、高韌性SMC樹脂;加強模壓工藝控制和模具技術進步;開發新型底漆涂料和新型涂裝工藝:文明生產,文明搬運。